˙照X光究竟對身體會不會有影響?讓我們先了解輻射劑量吧!
其實人體在牙科X光攝影時,所接受到的輻射量,相較於胸腔等人體上半部X光攝影小很多
且根據原能會資料顯示,台灣地區每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約為1600微西弗,
而全口14-18張跟尖及咬翼x光片的照射,大約等於8天日常生活所受的輻射,或等同於在日光下曝曬4小時。
而美國保健物理學會(Health Physics Society,HPS)指出,每年接受低於5000微西弗之輻射,並無明顯健康(致癌)效應發生。
因此我們並不用擔心在牙科拍攝X光時,會影響到身體健康,甚至致癌。
˙看牙醫時,到底需不需要拍攝X光片照呢?
在牙科醫療功用上,照X光可以提供牙醫師需要的許多醫療資訊。
正確的診斷需藉助X光片呈現資訊,進而擬定正確的治療方式。
照X光片對於早期發現有很大幫助,例如許多較小的齲洞或牙齒鄰接面的蛀牙。
範例一:牙縫蛀牙無法從牙冠外觀檢查,然而,透過X光片就能發現。
範例二:及早診斷出長在前顎的「多生牙」,以免阻礙了恆門牙的萌發。
範例三:咬翼片只可做周圍齒槽骨的牙周初步評估,如需治療時必須拍根尖片做更精確的治療確認。
範例四:環口x光片也可檢查智齒是否為水平智齒, 是否會影響第二大臼齒。
範例五:環口X光片可檢查全口牙齒的情形排列及有無多生或缺牙。
˙各種拍攝的影像範圍及精細度,皆不同,當範圍越小時,精細度會越好,範圍越大時,精細度會越差。
根尖片 拍攝範圍 3~4顆含牙根 可評估嚴重齲齒的深度、牙根是否有囊腫及齒槽骨受到牙周破壞的程度,及瞭解牙齒外傷的程度
咬翼片 拍攝範圍6~8顆只有上下顎牙冠處 可評估齲齒的深度及周圍齒槽骨是否受到牙周影響的初步評估
環口x光片 拍攝範圍全口牙齒 全口牙齒的情形排列及有無多生或缺牙
牙科3D電腦斷層掃描 拍攝範圍整個口腔骨頭及牙齒 可判斷牙床骨的深度、厚度以及角度、和重要的神經、血管與鼻竇所在的位置
下列統整出不同X光片所需劑量 以及 坐飛機台北至東京單趟16微西弗 換算下可拍幾張X光片
(輻射的單位是西弗,1西弗等於1000毫西弗,1毫西弗等於1000微西弗。 )
跟尖片及咬翼片 劑量 2.5微西弗 換算 可拍6.4張
環口X光片 劑量 14微西弗 換算 可拍 1.2張
牙科3D電腦斷層掃描 劑量10~20微西弗 換算 可拍0.8張
˙拍攝X光時,究竟需不需要使用圍脖子呢?
美國牙科醫學會表示:使用圍脖會干擾X光片拍攝,造成解剖組織遮蓋、變形,這在環口X光與口外X光都會影響
當被遮蓋以及反光的狀態,會無法判斷這部分牙齒狀況,故無法正確診斷。
對牙齒疾病患者而言,失去重要x光攝影診斷比接受輕微的輻射劑量對人體傷害來的更多。
正霖牙醫 竹北市莊敬五街8號
歡迎來電預約 03-6583511 或 03-6585888